900x120banner_子平初中高班
900x120banner_精進班
900x120banner_點算圖書
900x120banner_弟子班
900x120banner_紫微班
900x120banner_奇門班
900x120banner_點算豪傑

祭白虎打小人拜新山

二十四節氣

我國早在幾千年前已發明了曆法,古代的天文學家把一年分為四個階段,以春夏秋冬來劃分,即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,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,每小段大約十五天,全年分二十四段,因此產生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。每個月有兩個節氣,在月首的稱「節」,月中的稱「氣」。據說,節氣是神農氏制訂出來的。

在《淮南子》這本書裏,詳細的列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次序:

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。

為了方便記憶,並編了歌訣:

春雨驚春清穀天,

夏滿芒夏暑相連,

秋處露秋寒霜降,

冬雪雪冬小大寒,

每日雨節日期定,

主多不差一兩天。

古代中國是個農、漁、林、牧的社會,農人配合節氣,適時栽種和收割農作物,所謂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羲藏,四者不失其時;漁民則配合節氣變化,掌握各種魚類的出現及成長期,方便捕捉魚穫;而一般人也配合季節氣候的變化,安排各種活動。

「立春」表示一年的開始,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,近人稱為「春節」,一般在西曆二月四號或二月五號,「立春」亦代表春天的開始。

二十四節氣中,春季有兩個很富特色的節氣,就是「驚蟄」和「清明」。

「驚蟄」通常在每年西曆三月五日至三月七日之間。早在盛唐時期,香港及廣東珠三角沿岸,已經流行「驚蟄」打小人及祭白虎的風俗,不過,「驚蟄」並非唯一適合打小人的日子,打小人也可以在農曆每月的初六、十六、廿六或曆書所記之「除日」進行。

據民間的說法,「驚蟄」那天會響起第一聲春雷,雷響驚醒了冬眠中的萬物,當中包括小人、白虎星君等。為了防止白虎傷害人,百姓選擇在驚蟄當天「祭白虎」。祭白虎時會以豬血及生豬肉去塗抺紙老虎的口,代表餵飽老虎,老虎便不會再傷害人。隨著社會模式的轉變,老虎已絕跡城市,而「打小人」則取代了「祭白虎」。不過,如打小人是在驚蟄那天進行,則必須在儀式中加入「祭白虎」。

香港位於銅鑼灣與灣仔之間的「鵝頸橋」是最為港人熟悉的「打小人」熱點,據說這兒面對三岔路口,是最佳的「三煞位」,是最理想的打小人地點。「鵝頸橋」底聚集了很多老婆婆,她們是專業「打手」,專職為打小人。逢驚蟄,這兒便變得很熱鬧,人聲、車聲和拍打聲夾雜著,不絕於耳。

「打小人」工具

1、裁剪成人型的紙樣。

2、拖鞋或柳樹枝。

3、香燭、百解靈符、貴人紙、金銀、元寶等。

「打小人」儀式

分為八個程序:

1、奉神:香燭供奉天地神明。

2、稟告:將委託人之姓名、八字等寫在百解靈符上。若欲打特定小人,將特定小人之姓名、八字、地址、照片、衣物等放置於小人紙上。

3、打小人:利用拖鞋、樹枝、香煙等拍打小紙人。小人紙分:男人丁、女人丁、五鬼紙等。

4、祭白虎:若在驚蟄日打小人須祭白虎。以黃色的紙老虎代表白虎,紙身畫有黑色斑紋,口角則畫有一對獠牙。祭祀一般是使用小塊生豬肉沾上豬血,放入紙製白虎口中代表餵老虎,當老虎吃飽後便不會再傷害人。而拜神婆亦會以肥豬肉抺在紙老虎的嘴上,使紙老虎口中充滿油水,使其不能再張口傷人。祭白虎之後將紙製白虎燒掉或用銅劍將紙製白虎的頭切掉。

5、化解:跟著撒芝麻、豆子及燒百解靈符以助消災解厄。
6、祈福:以紅色的貴人紙為委託者祈求貴人幫助。
7、進寶:將元寶、金銀紙等焚化供奉鬼神。
8、擲筊:將兩個半月形,一面平坦、一面向外彎出的木塊擲出。兩塊平坦向上則為陽杯,向下則為陰杯,一下一上為聖杯,出現聖杯表示儀式完成。

「打小人」的存在價值

打小人近年被香港民政事劮局列為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之一。《時代》周刊更曾於二OO九年將之列為亞洲安慰心靈的最佳事物之一。

這種風俗是否恰當?

有人認為這純粹是一種民間習俗,藉打駡小人宣洩內心的不滿,以收舒緩壓力及平衡心理的功效,而實際卻不會對「小人」構成任何身體上的傷害,為何不可呢?但亦有人認為暗地傷人,非君子所為,而且鼓吹惡毒報復,此風不可長。是非對錯,見人見智,標準答案,留待各位看官定奪。

清明節與寒食

每年西曆四月五日前後是清明節,而清明節卻起源於寒食節。

傳說春秋戰國時代,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父親晉獻公寵妾驪妃的迫害而與隨從流亡外地。

有次在逃亡途中迷了路,好幾天沒法找到食物,眼看重耳公子快要餓死,其中隨行大臣介之推竟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,煮熟給重耳充飢,救了他一命。重耳流亡十九年返國即位,後來更成奉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。即位後的晉文公,給每位曾經跟隨他流亡的大臣論功行火賞,其時,適逢介之推回鄉探母,晉文公因此而忘記了賞𧶽介之推。後來經旁人提醒才記起往事,晉文公怠內疚,便親自到介之推的老家綿山探訪,但卻找不介之推的蹤影。介之推是出名的孝子,因此有人獻計,指如果放火燒山,介之推為了母親,一定會出來的。結果晉文公下令放火燒樹林,不過大火燒了三天三夜,介之推也沒有出現,待至大火熄滅後,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了介之推和他母親的屍體,他們被活活燒死了。大臣在屍體旁發現了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:

割肉奉君盡丹心,但願主公常清明。

柳下做鬼終不見,強似伴君作諫臣。

倘若主公心有我,憶我之時常自省。

臣在九泉心無愧,勤政清明復清明。

晉文公十分傷心,遂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,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,以後,每年的這一天全國都要禁火,只食冷飯,以示追憶之意。

次年寒食節,晉文公到介山拜祭介之推,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。晉文公便上前折了一支柳條,編成一個圈戴在頭上,隨從的臣子也紛紛仿效,於是,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「清明柳」,這一天定為清明節。

由於上巳(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,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)、寒食、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,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、重疊,逐漸不作有明顯的劃分了,後來再演變成今日的清明節掃墓傳統。

祭祖新山不過社

按照清明祭祀習俗,若家中有人在去年逝世,上新墳拜祭必須在「春社」之前,這習俗叫做「新山不過社」。

「新墳」、「新山」是指一些剛去世的人的墳墓;「社」,也稱「春社」。

「春社」在古代是天子祭祀土神的大日子,《禮記》訂之為「天子之祭」,祭禮由皇帝親自主持,祈禱大地之母,庇𧙗人傑地靈,五穀豐收。

「春社」推算的方法是立春後的第五個「戊」日,換句話說,也即是清明前的第二個「戊」日。舉例說明,二O二二年的清明節是西曆的四月五日,前一個戊日是西曆二月二十六日戊寅日,前兩個戊日便是西曆的三月十六日戊辰日。「春社」通常在清明節前十幾天。

之所以有祭祈山不過社,話說是因為一是避免與祭祀土神的日期相沖。二據說閻羅王「體恤」新鬼思念親人,「特許」他們的靈魂提早在清明前上陽間接受親人的祭祀。因此,新墳主人不必等到清明節才能接受子孫後人的禮拜。

中國文化習俗大多傳承自儒家思想,處處表現出善良及忠孝的一面;清明祭祖,「慎終追遠」也孝道的一種表現,是中華民族尊崇的一種道德標準。

Share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